香港科大唐本忠院士团队《Adv. Sci.》:对刺激有非单调响应的聚集诱导发光探针的设计思路和应用
无论是天然的生命体还是人造的机器,都建立在输入I-输出O(刺激S-响应R)这一基础上。从最初的生物应激性到非条件反射再到条件发射,或从简单的二极管到三极管再到复杂的电路可见,想要实现对一个系统的智能控制,往往需要愈发复杂的刺激响应模式(S/R mode)。在一种刺激对应一种响应的模式中(1/1),刺激响应模式可以是单调的(例如+/+模式: 增加刺激导致响应增加),也可以是非单调的(例如+/+-模式:增加刺激导致响应先增加后减弱)(图1)。非单调的响应在自然界非常常见,例如(1)酶的活性有着最佳的温度和pH区间,这些环境参数过高和过低都可能导致酶的失活;(2)一定量的生长素有利于植物的生长,而过量的生长素反而会抑制植物生长。自然是人们的灵感源泉,在人造分子体系里,这样的非单调的刺激响应模式少有探索,因此,在分子中实现这类响应模式有着可观的科学价值,对未来开发智能的刺激响应型材料有着启发作用。近期,香港科技大学的唐本忠教授课题组报道了一种简单的聚集诱导发光分子(AIEgen)实现了这一目标。
他们采用了荧光这一对环境改变十分敏感的对象作为响应信号,并提出假设:“人们或许可以将两种位于天平两端相竞争的光物理过程组合到一个分子中,在低刺激时体现天平一端的发光现象,在高刺激时体现天平另一端的发光现象。”
具有电子供体-受体(D-A)结构的分子常常在溶液极性增加的过程中发生扭曲的分子内电荷转移(TICT)这一光物理过程,由于TICT激发态是一种不利于发光的暗态,因此,极性增加会导致荧光强度的减弱甚至猝灭。相反地,一些含羰基的分子和氮杂环结构的分子通常在低极性环境中发光很弱,因为他们具有一个和(π,π*)亮态相临近的(n,π*)暗态,暗态会猝灭荧光,这样的现象被称为临近效应(proximity effect),而高极性溶剂会使暗态蓝移和亮态红移,暗态的猝灭作用被抑制因而荧光增强,这一作用称为“抑制临近效应”(suppression of proximity effect, SOPE)。可见,具有SOPE和TICT过程的分子对极性有着完全相反的响应。将一个杂环电子受体和一个电子供体相结合可能设计出对极性具有非单调响应的荧光分子。另外,电子受体被质子化会加强D-A效应使荧光红移,而电子供体被质子化会削弱D-A效应使荧光蓝移。因此,将一个可被质子化的杂环电子受体和可被质子化的电子供体相结合,则可能同时实现在极性刺激下荧光强度的非单调响应和在pH刺激下荧光波长的非单调响应(图1)。
图1. 单调和非单调的刺激响应模式示意图(上)和ASQ分子的设计思路(下)。
图2. ASQ分子在不同极性的溶剂中的(A)荧光光谱和(B)荧光量子产率。(C)ASQ分子的亮态和两种暗态的跃迁分子轨道。(D)ASQ分子具有聚集诱导发光并可作为点亮型白蛋白荧光探针的图示。(E/F)在ASQ的二氯甲烷溶液中连续添加三氟乙酸(TFA)发生橙光到蓝光到黄绿光的变化的荧光光谱。(G)ASQ的质子化过程图示。(H)ASQ分子可被调节发射白光并可作为碱性气体探针的图示。
根据这一思路,作者设计了名为ASQ的分子(图1)。 一方面,ASQ在低极性溶剂中受到(n,π*)暗态的影响因此荧光很弱,随着极性增加,SOPE使得荧光增强,但这一趋势是有限的,在继续增加极性的过程中,TICT暗态逐渐占主导使得荧光再次减弱(图2A/B/C)。因此,随着极性增强,ASQ分子的荧光强度先增强后减弱,为(+/+-)模式。另一方面,当在ASQ溶液中加入少量三氟乙酸后,电子供体被质子化(H+D-A)和受体被质子化(D-AH+)的物种可以同时存在,因为D-AH+ 所发的红色荧光十分微弱,因此只能看到H+D-A所发的蓝色荧光,当加入过量三氟乙酸后,电子供体和受体可以被同时质子化,从而产生H+D-AH+ 并发出黄色荧光(图2E/F/G)。因此,随着pH降低,ASQ分子的荧光波长先蓝移后红移,为(-/-+)模式。除了对极性和pH的非单调响应,ASQ还是一个聚集诱导发光(AIE)分子,其AIE曲线也是典型的非单调曲线(参见原文)。
ASQ分子不仅证明了上述设计原则的可行性,同时还有多种用途。一方面,调节ASQ分子的酸性环境,可以调节出较为少见的白光发射。另一方面ASQ可作为多功能的荧光探针,包括点亮型白蛋白探针,比例型pH探针,非单调型碱性气体探针,因此可用于基于体外白蛋白检测的疾病诊断,基于体内检测pH的荧光成像,食物腐败监测等(图2D/H, 参考原文)。综上,该工作报道了一种简单易得且功能丰富的荧光分子,并为设计开发智能的非单调型刺激响应荧光材料提供了设计思路。
以上相关成果以“An Intelligent AIEgen with Nonmonotonic Multiresponses to Multistimuli”为题发表在Advanced Science上。第一作者为香港科技大学的涂于洁博士,通讯作者为唐本忠院士。
论文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advs.202001845
相关进展
中科院宁波材料所陈涛研究员/香港科大唐本忠院士在《ANGEW》发表综述:荧光高分子水凝胶中的多彩世界
唐本忠院士团队冯海涛和丁丹教授JACS:通过超分子置换作用调控光敏剂暗毒性,实现高效光动力治疗
香港科大唐本忠院士团队《Nat. Rev. Mater.》综述:有机室温磷光材料
华南理工大学唐本忠院士团队王志明研究员课题组AFM:在聚集诱导自由基型光敏剂的分子设计及其乏氧肿瘤治疗应用取得进展
香港科大唐本忠院士团队等《Adv. Mater.》:聚集体科学:走进介观世界
唐本忠院士团队《Angew. Chem. Int. Ed.》:芯-壳结构纤维实现AIE分子在纤维中的高效光热转换
唐本忠院士团队深大AIE研究中心王东副教授:掺杂AIE全纤维气凝胶实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界面水蒸发
香港科大唐本忠院士团队与深大王东副教授《ANGEW》: 聚集诱导发光分子的三重攻击强化“1+1+1>3”协同光动力治疗效应
唐本忠院士团队深圳大学AIE中心王东副教授《Chem. Soc. Rev.》:基于聚集诱导发光分子的超分子发光材料:构建与应用
唐本忠院士团队深圳大学AIE研究中心王东副教授《Biomaterials》:利用刺激响应性和AIE特性纳米颗粒提高光动力治疗效率
香港科大唐本忠院士课题组和华南理工王志明研究员团队在机械变色材料机理探索方面取得新进展
华南理工唐本忠院士团队王志明研究员AFM:高效蓝光/主体敏化荧光OLED--结构调控杂化态分布获得高效反隙间穿越通道
吉林大学卢然教授和香港科技大学唐本忠院士合作通过分子设计获得了向光/背光弯曲方向可控的分子致动器
华南理工大学唐本忠院士团队秦安军教授等:绿色单体CO2和炔类单体参与的四组分串联聚合反应制备区域和立构规整的聚烯胺酯
华南理工大学唐本忠院士团队秦安军教授等《Adv. Sci.》:二氧化碳基超支化聚炔酯的构筑及选择性多步后修饰
东华大学朱美芳院士团队和香港科技大学唐本忠院士团队合作开发智能光学纤维传感器:湿度变化就变色
香港科技大学唐本忠院士团队和南开大学丁丹教授《ACS Nano》光热转化新概念:分子内键伸缩振动诱导光热转化
刘斌教授、唐本忠院士: 聚集诱导发光(AIE) 研究的历程回顾与未来展望
唐本忠院士和钱骏教授:AIE材料用于大体积动物的长波长NIR-II大深度高分辨率活体成像
香港科大唐本忠院士团队:AIE/CB[8]超分子荧光聚集体,大数据思维的细胞系鉴别与细胞污染追踪探索
唐本忠院士团队《Nat. Commun.》:利用推拉电子效应调节有机发光体由荧光向磷光转化
华南理工大学唐本忠院士团队秦安军教授等发展了基于内炔的C(sp3)−H活化胺化聚合反应
香港科大唐本忠院士团队: 无催化剂的炔-胺多组分串联聚合制备非传统发光的聚氨基马来酰亚胺
《Adv.Mater.》:高效聚集诱导发光(AIE)染料的合成及其在三光子荧光穿颅脑成像中应用的重要进展
香港科技大学唐本忠院士和南开大学丁丹教授:具有最优发光亮度的近红外AIE材料用于精准手术导航
“有生命的发光材料”?香港科技大学唐本忠院士团队提出一种新型构建聚集诱导发光分子的策略
聚集诱导发光20周年综述:聚集诱导发光从分子科学到聚集态科学
英国诺森比亚大学徐斌/西工大孔杰/香港科技大学唐本忠《Nat.Commun.》:一种超高对比度柔性拓扑光传感技术
西工大孔杰/深大黄龙彪等《AFM》:基于人体红外热效应自修复的柔性自供能传感器研究
华南理工大学唐本忠院士团队秦安军教授等:新型自发炔-胺点击聚合反应
香港科大唐本忠院士团队与浙大钱骏教授《Nat. Commun.》: 调控聚集诱导发光分子结构及形态,实现近红外IIb窗口活体成像
唐本忠院士团队《Coord. Chem. Rev.》: Self-assembly of AIEgens
香港科技大学唐本忠院士团队《AM》:可同时改变发光颜色、强度和形状的AIE之花
香港科技大学杨晶磊教授和唐本忠院士合作:巧妙构建自修复-自预警双功能防锈涂层
香港科大唐本忠院士团队ACS Nano封面:巧妙调控固态单分子运动实现可控荧光图案
唐本忠院士团队和浙大张兴宏教授团队《Materials Horizons》综述:聚合诱导发光(PIE)
华南理工大学唐本忠院士团队秦安军教授等在选择性活细胞成像上取得新进展
香港科技大学唐本忠院士课题组在序列可控超分子聚合上取得新进展
华南理工大学唐本忠院士、秦安军教授团队综述:聚集诱导发光聚合物的合成与应用
香港科大唐本忠院士团队首次揭示激发态分子运动在 “簇发光”中的重要作用
香港科大唐本忠院士团队联合海内外多个课题组发表“簇发光”研究的综述
江科大李为立教授、澳洲国立Mike Tebyetekerwa和香港科大唐本忠院士团队合作:AIE原理应用于智能荧光纳米纤维膜研究
西安交大孟令杰教授、党东锋副教授团队和香港科大唐本忠院士团队合作:聚集诱导发光材料实现纳米螺旋组装体的超高分辨成像
香港科技大学唐本忠院士团队JACS封面:调控温度构筑结构多样化的丙烯腈类聚集诱导发光材料
香港科大唐本忠教授等人主编的英国皇家化学会图书《 高分子合成化学:创新与展望》正式出版
华南理工大学唐本忠院士团队秦安军教授等发展了基于C(sp3)−H活化的内炔与醇类单体的新聚合反应
香港科技大学唐本忠院士团队《AM》:可控宏观组装构筑新型AIE水凝胶材料
华南理工大学唐本忠院士团队秦安军教授等发展了二氧化碳和炔类单体的新聚合反应并制备了环状碳酸酯基聚合物
弗林德斯大学唐友宏副教授、香港科大唐本忠院士和川工大周亚宾博士综述:AIEgens在基于细胞的复用荧光显微成像技术领域的最新进展
香港科技大学唐本忠院士团队:芳香性翻转驱动分子内振动用于构建振动受限型聚集诱导发光体系
华南理工大学唐本忠院士、秦安军教授团队:基于聚集诱导发光特性实现了“点亮”型的细胞成像和对细胞的原位杀伤
香港科大唐本忠院士团队JACS:一锅法合成含氮阳离子的多功能聚电解质
香港科技大学唐本忠院士团队综述:手性及潜在手性聚集诱导发光材料的结构、组装及功能研究
湖南大学曾泽兵教授和香港科技大学唐本忠院士合作在有机发光材料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
让细菌带着荧光飞:香港科技大学唐本忠院士课题组提出一种无金属参与、无预修饰的一步法生物偶联新策略
香港科技大学唐本忠院士团队与山东大学于晓强教授团队:新型超低浓度的AIE材料用于特异性双光子脂滴成像
香港科大唐本忠院士、南开大学丁丹教授提出“分子内运动诱导的光热转化(iMIPT)”新概念
香港科技大学唐本忠院士和林荣业教授系统评述:聚集诱导发光聚合物的合成及应用
香港科大唐本忠院士团队:基于活化炔的无金属参与、无预修饰一步法生物偶联新策略
香港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唐本忠院士团队与南方医科大学郑磊教授合作:单一波长激发双色荧光AIE探针用于动脉粥样斑块成像
香港科技大学唐本忠院士团队与中科院化学所王树研究员团队合作:基于AIE分子构建一系列荧光传感器阵列用于快速准确鉴定病原菌
香港科大教授唐本忠院士和浙大钱骏教授合作:AIE材料用于1300 nm近红外II区激发和近红外I区发射的活体双光子成像
吉林大学田文晶教授课题组和浙江大学钱骏教授课题组合作:基于聚集诱导发光分子和近红外染料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纳米粒子及其双光子成像
高分子科技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刊物或媒体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箱:info@polymer.cn
诚邀投稿
欢迎专家学者提供稿件(论文、项目介绍、新技术、学术交流、单位新闻、参会信息、招聘招生等)至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详细联系信息。高分子科技®会及时推送,并同时发布在中国聚合物网上。
欢迎加入微信群 为满足高分子产学研各界同仁的要求,陆续开通了包括高分子专家学者群在内的几十个专项交流群,也包括高分子产业技术、企业家、博士、研究生、媒体期刊会展协会等群,全覆盖高分子产业或领域。目前汇聚了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研发中心的上万名顶尖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及企业家。
申请入群,请先加审核微信号PolymerChina (或长按下方二维码),并请一定注明:高分子+姓名+单位+职称(或学位)+领域(或行业),否则不予受理,资格经过审核后入相关专业群。
点
这里“阅读原文”,查看更多